大明的硬帆可以行八面风,即便是逆风也能前行,曲面的硬帆,因为空气流过的路程不同,一面空气流速快,一面空气流速慢,会产生压力差,产生力推动船只航行。

        把硬帆横过来,就可以产生向上的托举力了。

        黄子复将硬帆平放,开始了新的图纸设计,材料也从最开始的布料,变成了全木材制作,并且在关键的位置进行了钢件加固,每一次实验,都会有新的收获,从草稿纸上文字和图纸,看得出黄子复的心情越来越好。

        在整个设计过程中,空气升力及机翼的角度、机身的形状、方向舵、升降舵、起落架等等开始出现。

        “这是空气压力图表?”朱翊钧翻到了最后一页,五丈的高台,五年时间,三千多次实验数据,数据汇成了面前的压力差图表,从无人到有人,一点点修改硬木机翼形状,力求机翼的曲面得到足够的升力,满足需要。

        “臣一共设计了5种单翼滑翔机和2种双翼滑翔机,最终确定了这两种滑翔机。”黄子复说完,让人拖来了两台滑翔机。

        第一台带着一个大三角的滑翔翼,机翼大约只有一丈,单翼要交付水师用于侦查使用,海上拖拽也比较轻松,像是风筝。

        第二台是双层机翼,机翼长达两丈有余,设计的极为复杂。

        (双翼滑翔机示意图)

        “目前在地面牵引之下,这台双翼滑翔机从五丈高的地方滑落,可以滑翔三十五丈的距离。”黄子复介绍着这一台定型的双翼滑翔机的性能。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