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陛下足够的英明,也有足够的企图心,孜孜不倦的追求着皇图霸业,但万一皇帝变得懒散,甚至没有什么野心,根本没有什么皇图霸业,大明又该何去何从呢?
这个疑惑本身就已经足够的大逆不道了,这是在质疑君王君权的神圣性。
就像迁徙到辽东的汉民,他们的目标就是五间大瓦房,老婆孩子热炕头,一旦实现的话,就会小富即安,取得一些成绩就会变得满足,甚至不思进取。
大部分的皇帝,都是只想要生杀予夺的权力,不想承担任何国朝兴衰的责任;只想要支配天下的财富,而不想承担任何处理政务的辛苦。
比如潞王殿下就是如此,人性本私,这是合理的选择。
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但大多数的君王,都不是社稷主,也不是天下王。
很快,刘吉就释然了,其实皇帝没什么上进心,有些时候,也是好事,没有足够的能力,过多的上进心,反而是一种祸害,什么都不做,有的时候也是一种智慧。
张居正在公私论的第二卷中,用长篇大论去讨论了皇图霸业和斗升小民之间的相关性。
刘吉看着手中的公私论,这仅仅才是前两页,后面还有大堆的内容,去讨论公与私,学而不思则罔,但是这书,看的刘吉胆战心惊,那些呼之欲出的问题和答案,让他有些呼吸急促。
刘吉小心的翻到了第三页,而后他发现第三页的论述,变得更加大胆了起来。
公私从来都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天下人人为私,这是人性,是极为合理的,只要这个世界还存在私有制,那么就一定会阶级分野。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