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说话算话,只要遵循陛下的规则,势要豪右能跟着朝廷这条大船,赚的盆满钵满,还能捞到忠君体国的美名,但非要不听话,那陛下的刀未尝不利。

        以前,朝廷说话不算话的次数太多了,以至于万民宁愿相信陛下英明,都不愿意相信朝廷。

        这就造成了十分诡异的现象,除非有圣旨,否则所有人都是观望态度。

        前段时间金池总督府的大金矿的消息,传的满天飞,人心思动,但没人行动,直到皇庄有了天然块金的展览,万民才相信,这事儿是真的!

        有圣旨下达,肉食者们拼了命的往里面钻,没有圣旨,朝廷喊破了喉咙也没人理。

        缺乏有效手段,阻力则主要来自于旧文人,也就是儒学士,儒学士为了完全垄断权力,拒绝任何理工科的人才,获得政治站位。

        吏举法,是王崇古建议,朝廷投机取巧,搞了个快刀斩乱麻,先做成既定事实,然后利用斗争卷的博弈,才让政令推行下去。

        就这,也只是户部和京师大学堂进行了试点,政策还在完善,推动的阻力仍然很大。

        除此之外,还有待遇和前程问题,户部为了点账房先生,连大司徒王国光都亲自下场,甚至发布了禁令,禁止京师大学堂的人才流向民间。

        这都需要在发展的时候,不断去完善政治制度。

        “谢王次辅点拨,这么一看,道阻且长。”王家屏和王崇古交流之后,才意识到自己要面对的局面,比想象的还要错综复杂,远不如在两广当封疆大吏简单。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