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舜臣逐渐瞪大了眼睛,愣愣的说道:“一万副?!”
李舜臣太清楚大明的铁浑甲的可怕了。
虎力弓、平夷铳,也要六十步才能穿甲,而且还要射的足够准,否则那些曲面,就会把箭镞、铅弹弹开,无法造成有效杀伤。
而倭国惯用的六十斤弓,根本无法破甲。
一万副的铁浑甲,再加上前线军兵极高的披甲率,足矣让大明军人人披甲去撬乌龟壳了。
戚继光颇为感慨的说道:“我在战争论里,反复强调,战争的本质是人力、物力、人心的竞争,而大明国力强横,面对各种复杂的战场环境,都能拿出不同的针对方式。”
“毫无疑问,在野外,不披甲的火枪兵,行动更加方便,能带更多的火药,来更高效的杀伤敌人。”
“在攻坚战里,尤其是以路为主的倭国山城,重步兵就是它的克星。”
战争论,是从冷兵器到火器转变的兵法。
这套兵法,他从到蓟州拒虏的时候,就已经开始思考,但一直缺乏实践,也没法实践,要实践战争论里的内容,真的太贵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