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提出的这个问题,他不知道如何去回答。

        说一定能实现,那是欺君罔上,陛下说还田、丁亥学制、吏举法,这三间大瓦房是:大明万民全都能吃饱饭;穷民苦力的孩子都有学上,不上学还要被官府抓;人才遴选机制非常完善,人才绝对不会被埋没;驰道四通八达,人们出行成本极低,可以自由流动和迁徙;

        这是大同世界,是和地平线一样,永远求而不得的理想国。

        说一定实现不了,那万历维新,君臣上下的努力,又算什么呢?

        “陛下,臣倒是觉得,申时行这篇奏疏,是有些可取之处的,的确,看起来,整篇奏疏大逆不道。”沈鲤拿着奏疏,出班俯首说道:“可取之处就在这大逆不道之上。”

        “申巡抚这奏疏意思其实很简单。”

        “小农经济的时候,家小业小摊子小,朝廷尚且不能事无巨细的去管理;商品经济来了,家大业大摊子大,朝廷该如何自处?更加管不来了。”

        “在这滚滚大势面前,朝廷要研究明白,该如何更有效率的管理天下,此忧自解。”

        沈鲤站了出来,打算试着做一下这个和事佬。

        朱翊钧一愣,有些好奇的问道:“大宗伯有何见解?”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