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个沈鲤而言,讲出这句话,对他而言已经是极大的挑战了,沈鲤在做大宗伯之前,是乾坤正气、不逢君欲、杜绝私门、清廉骨鲠。

        没有海瑞,沈鲤就是天下头一号刚正不阿的正臣。

        道德不能治国,但是没有道德,就会国将不国。

        沈鲤干了一件事,在万历十二年,上奏请修《景帝实录》,就是正统十四年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的景泰皇帝。

        景皇帝的实录,是以郕戾王附于《英宗实录》之内,对此沈鲤上奏说:景皇帝赫怒振旅,虽曰失计,然非游猎也。景皇帝监国正位,虽曰权宜,然为社稷也。名异两朝,事归一录,又何说乎?

        而后沈鲤又列举了五点,认为景皇帝的实录,不可以附录《英宗实录》,这五个理由,个个都很充分,个个都很有道理。

        比如不可四,晋元宋高,岂真有戡定之续?徒以皇皇之际,收拾人心,稍能立功。故虽区区作史者,不得不与之。景皇帝卒挽倾否,外攘内修,北狩回銮,神州如故,七年之烈,曾不得如晋宋之例,后世谓何?

        意思是,西晋两个皇帝被俘了,有了东晋;北宋两个皇帝被俘了,有了南宋。

        晋元帝和宋高宗,并没有什么大功劳,就是在人心惶惶江山倾倒之际,收拾了人心,稍微建立了点功勋,就大书特书。

        景皇帝挽救倾颓之世局,对外抵御外敌,对内修明政治;英宗皇帝北狩后又回銮归朝,神州大地恢复如初,这七年的辉煌壮烈之举,竟然不能得到公允的评价,后世会怎么看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