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死谁手,还是要看谁打得好。

        “把那份势要豪右请愿的奏疏拿来。”朱翊钧看着冯保找出来的奏疏,这本奏疏来自松江府,是松江地面势要豪右请朝廷再开纳捐之门。

        朝廷也在计划着年底开启第二次的募捐,在四月份之前,全部筹集到天津州塘沽港。

        大明的肉食者们,没有为了打断万历维新的进程,就选择炸掉塘沽港囤积的火药等物,肉食者们至少保持了一定的理性,没有在国运之战中,刻意制造危机。

        “陛下若是不愿的话,内帑国帑还能挤一点出来。”冯保看出了皇帝的犹豫,涉及到军权的事儿,都要慎重一些比较好。

        “那就挤一挤好了,就别纳捐了。”朱翊钧做出了最终决策,最初国朝是担心钱不够用,所以才紧急筹措,毕竟势要豪右也有了参与感,增强社会共同责任,强化了向心力。

        但朝廷财政还是比较健康,再进一步让势要豪右纳捐,恐怕会引起一些人的不满与反对、而且这些势要豪右最擅长的就是向下转嫁负担,再继续下去,哄抬物价、地租就有可能出现。

        最重要的是,容易引起腐败和腐败的蔓延,一次可以说是偶然,两次三次,地方官员就会借纳捐之名横征暴敛、中饱私囊,加剧吏治腐败,这是朱翊钧不允许看到的局面。

        能挤出来最好,挤不出来,朱翊钧可以动用老库存银。

        实在不行,就抄家,总有办法。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