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一来,不用南下,也达到了让皇帝陛下安心的目的。

        朝中需要一个这样的混不吝,戚继光现在是奉国公,大将军,他代表着十万京营和两百万军兵的意志,实在是不方便干这个混账事儿。

        李成梁就无所谓了,在京言官们眼里,他们心里的成见,已经把李成梁塑造成了那个模样,既然文官集体对李成梁有成见,那他索性就活成成见的模样,让他们瞧瞧。

        “啊,如此这般。”侯于赵只好接受了这个结果,李成梁、李如松对文官非常不满,这源于长久以来,大明以文制武、兴文匽武的风力舆论。

        李如松曾因谭纶总督京营军务,公然挑衅。

        大明文官集体,这个说法是不太精准的,正确的解释是:地主官僚阶级。

        这个阶级已经逐渐变成了历史前进的阻力和障碍,正在逐渐成为生产关系改变历史桎梏、政治权力上的保守壁垒、文化意识上的守旧门阀、社会阶级、地理流通的阻碍。

        在生产关系上,支持人身依附,反对自由雇佣;在政治权力上,支持等级森严,反对维新变法;在文化意识上,支持异化儒学,反对新学理学;在社会流通上,支持人员不得自由流通,反对普及教育。

        不是徐成楚那种反对,徐成楚的反对是基于考虑大明一盘棋,人口虹吸效应的剧烈影响,要求建立横向财税转移支付,来弥补内地培养人才的巨大投入,缩小沿海发达地区和腹地欠发达地区之间的发展不平衡。

        贱儒反对穷民苦力通过教育实现阶级跃迁,和他们平起平坐。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