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左右为难之下,见到了织田市并没有受到苛责,索性直接选择这种几乎于自杀的方式结束?”

        冯保作为宫里人,有个风吹草动,他都会谨慎再谨慎,织田信长调动人马要杀大明使者高启愚,动作太明显了,难道在进入粮仓甬道之前,织田信长都不派自己人,扫除可能存在的危险吗?

        已经经历过多次刺杀,本能寺之变之后的织田信长,居然如此的大意!

        这种近乎于荒诞的结局背后,大抵是织田信长真的无计可施了。

        “大明驻倭牙兵什么实力,织田信长又不是没见过,他难道指望他那一千五百母衣众,对抗大明精锐?”

        “陛下,他甚至没有留下任何的遗言。”冯保补充了一条证据,织田信长是有很多机会留下遗言的,比如见到织田市的时候,比如在那些大名们惺惺作态的时候。

        冯保判断,织田信长最后时刻,大概是破罐子破摔,以愚蠢的最后冲锋,给自己的人生画上一个句号,不是被自己手下杀死,就是被大明军杀死。

        “你说有道理,但已经无从考证了。”朱翊钧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赞同了冯保的看法,继而摇头说道:“他到底是不是自杀,朕总不能把他叫到人间来问一问吧,人都死了。”

        历史的真相究竟是什么,其实已经不重要了,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从不曾为谁停留,也不会再改变,如今织田信长究竟意欲何为,最大的意义,就是为织田信长复杂的一生,塑造出一个极具戏剧性的结尾。

        “陛下,云南道御史杨寅秋,纠户部尚书王国光六罪。”冯保将一本奏疏递到了御前,而后将另外两本奏疏打开说道:“这是大司徒的陈情疏和致仕疏。”

        “擅支工部银一万两挪用修家宅,罪一;这一万银,是朕准过的,修的是老库的火房,大司徒的宅子,是朕内帑出钱修的!胡说八道,指鹿为马!”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