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头儿大明军在打东吁,那头儿还不肯给老挝一点名分,不拉拢老挝,大明军在西南战场,岂不是要腹背受敌?

        大明向来说话算话,既然给了安全承诺,就不会任由东吁缅贼、安南欺负老挝了,毕竟精绝盐矿也在老挝的地盘上。

        其实东吁想要结束战争,特别简单,击败云南边军。

        逼迫云南边军向朝廷求援,朝廷周转粮饷半天下,靡费巨万,消耗了巨大人力物力财力,却收获了一堆不值得开发的烂地,那朝廷自然会喊停。

        这也是过去西南小邦挑衅大明的原因,因为不值得大明朝廷费那个劲儿。

        一如开战之初,东吁利用黔国公对熟苗的信任,打开了一个口子,兵逼大理,四川、贵州的汉军不得已,在刘綎的带领下入云南。

        如果东吁可以再打出几次这样的大胜,边方无法镇守,只能求援朝廷,东吁就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一切。

        这也是过去西南小邦一贯的做法,利用天时地利人和,占点便宜就议和,但现在,东吁连云南边军都打不赢,那就只能一直挨揍了。

        大明在西南前线一共就三个客营,满打满算就只有9000客兵,这也是云南财政能够完全支撑的原因。

        客兵好用,同样客兵安置极其困难,除了会杀人之外,什么都不会的客兵,不好安置,这么一直打下去,反而能够减少维护稳定的成本,所以,西南战线就变的让东吁如此窒息。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