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海外总督府的发展,欣欣向荣,而大明京师终于准备过年了。
万历十六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大明过年休沐前的最后一次廷议。
朝廷一次性召回了三位巡抚,陕西的沈一贯、山东的王一鹗、松江府的申时行,并且委派了新的巡抚,来自河南的刘光国前往陕西履任,隆庆二年进士;来自浙江的宋应昌履任山东,嘉靖四十四年进士;
大明之所以要一次性把三位重臣招回京师,是为了大明皇帝南巡做准备。
七岁的皇长子朱常治监国,九卿共议形成决议、司礼监批红交给皇长子盖章,一切奏疏抄送南巡皇帝进行最终的裁决,如果陛下不准,再进行修正。
而沈一贯、王一鹗、申时行,都在新九卿的名单之上。
这看起来像是虚君制,但也不是什么新鲜事儿。
最早这么干的是成祖文皇帝,朱棣整天北伐,玩腻了才回南京看看,仁宗朱高炽当了二十年的常务副皇帝,处理大小事务;
宣宗皇帝亲征平叛,平定汉王之乱的时候,也短暂的由襄王监国,襄王监国主打一个不粘锅,朝臣说啥他做啥;
再之后就是英宗主少国疑,在正统九年,三杨相继离开了朝堂后,虚君制结束;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