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套帐对不上、私印宝钞是偷陛下的金子,偷别的也就罢了,居然敢偷陛下的钱,陛下那么节俭,于心何忍!
“额,就这么顺利的发下去了?”朱翊钧看着户部的回禀,第一期发钞的二百万贯,在短短三天内,发行完成。
冯保低声说道:“陛下,大明钱荒,两百万贯而已,就是两千万贯,也发的起,钞比钱好用,就像很多人用私人钱庄的银票一样,在万民眼里,这宝钞,其实就是官办钱庄的银票。”
真金白银送到钱庄里,换成了银票,还要交一笔佣金不菲的管理费,承兑汇兑到异地,还要多交钱,一张破纸,就代表了几十两上百两的白银,这种行为看起来像是脑子被驴踢了才会做出的行为。
乡贤缙绅的小地主们会这么想,因为他们是小地主,是小农经济的终产者,他们可以自给自足,和外界的商品交换频率极低,真金白银就可以满足使用需求。
但是对于富商巨贾、势要豪右而言,银票是真的好使,因为他们的交易十分的频繁,纸钞和贵金属货币相比,贵金属货币的便携、分割、计价、纯度、跨区域贸易,都有天然劣势。
大明各个地方的银锭是完全不同的,银锭、银铤、银元宝、银板、马蹄银、圆的、扁的、方的、小元宝等等,五花八门,这是各个地方的防伪方式,银锭造假那真的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各地银锭不同,就造成了跨区域贸易的时候,需要把手里的银子融了铸成当地的形制,这就会有火耗,火耗多少全看各地衙门的良心了。
私门的银庄有个问题就是地域性强,你在蒲州王家字号可以用,但你到了松江府就用不了,松江府不认蒲州银票,蒲州也不认松江府的银票,有的时候,连同为一家都不认可。
银币已经很好的解决了这些困难,但还是不如银票来的方便,因为银币也有重量,携带其实并不是特别方便。
大明皇帝第一次在腹地发钞,三天直接被哄抢一空,因为大明整体处于钱荒之中,对更加方便、信誉更好的货币有着海量的需求,甚至好多本来应该在海外总督府流通的宝钞,也在大明腹地悄悄流通着。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