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儒生提到的孙尚礼指数,是上海县知县姚光铭提出的,分为两种一种廉价的必要商品价格增长,一种较为昂贵的非必要商品价格增长。

        货币总量增加,必然引起孙尚礼指数的飙升,发的越多,就会涨的越多。

        “你问的很好。”蔡献臣点头说道:“如果是单纯的发钱,那一定导致孙尚礼指数飙升,因为市场上能够提供的商品没有相应的增长,所以,我们不能单纯的发钱,这是我一直在强调的问题,我们要做的是分配。”

        “这些钱,绝对不能凭空产生,一旦凭空产生,这就不是基本保证,而是债了。”

        “许衡在《楮币札子》里说:夫以数钱纸墨之资,得易天下百姓之货;印造既易,生生无穷,源源不竭。世人所谓神仙指瓦砾为黄金之术,亦何以过此。”

        “纸钞就是债,只要是债,就一定要还,如果大明无视锚定大量发钞,万历宝钞也就是洪武宝钞的下场了,也就代表着这次万历钞法,再次失败了。”

        朱翊钧对蔡献臣这段话非常认同,无锚随意发钞,最后受害的还是大明本身。

        许衡在《楮币札子》中已经详细的讨论货币与债务之间的关系了,纸钞就是债,债就是纸钞,本质是相同的,也是大明发钞的基本原理,朝廷写下欠条,从宫里借黄金,但借到的是宝钞。

        只要不脱离这个基本关系,大明就可以维持宝钞的数量不会过度滥发。

        这样的制度设计,是为了兜住帝国的下限。

        蔡献臣要聚谈主讲,什么都不懂,上了台也是贻笑大方,他真的很有文化,关于纸钞的认识也非常的到位。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