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得糊涂吧。”朱翊钧给出了批示,这种情况不是礼部的错,也不需要礼部尚书背负责任。
道爷修仙、先帝神隐、朱翊钧主少国疑,这么多年来,皇帝是不太活跃的,所以这些细节,礼部官员自己都忘干净了,这降阶的礼法之争,早就没人研究了,这也是万士和能糊弄这么多年的原因。
他知道别人不知道,他就可以糊弄。
这是个巨坑,无论沈鲤纠正还是不纠正,一个弄不好,就是个万历大礼议之争,为了礼法的事儿,搅的整个大明朝野上下不得安宁。
而皇帝降阶郊劳的曲礼,引发了对降阶之礼的钻研,朱翊钧在纠正还是不纠正之间,选择了‘还是’。
朱翊钧是不在意万士和这种程度的糊弄,因为他的一切行为都是自发的,他清楚的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做,他如此活跃,就为了一件事,站着当皇帝。
他的活动,都是为了皇权的延展,相比较早已经失效的礼法,皇权的延展更加重要。
朱翊钧从没忘记过自己获得军权控制的困难,他把自己训练成了一个锐卒,身体力行、十七年如一日,风雨不辍才拥有了掀桌子的能力,无论如何,他都不会放弃。
皇帝给出了具体的批示,礼部就好干活了,皇帝的意思是非常明确的,循迹而行,不过多的讨论和关注,不引起更多的争论。
万历十七年三月初九,大明皇帝的车驾,随着东风,终于向着天津州而去,这是皇帝十七年来,第四次前往天津州,第一次是接俞大猷回京,第二次是阅舰式,第三次是南巡,这次是接大明军凯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