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启愚手里拿着一本奏疏,这本奏疏不是他写的,却需要他呈奏陛下,他犹豫了下,还是出班俯首说道:“陛下,臣有要事禀报。”
“呈上来。”
冯保把奏疏放到了御案之上,朱翊钧看完了奏疏。
这才刚刚迎接大明军凯旋的第二天,当然没有人在这个时候,让高启愚从荣耀到声名狼藉,这本奏疏里讨论的不是倭国,而是南京国子监选贡案。
国子监归礼部管,沈鲤把这份功劳给了高启愚,让他坐稳位置。
大明迁都之后,国子监分为了南北两院,北京的国子监在皇帝的眼皮子底下,虽然有问题,但算不上严重,尤其是万历维新,几次三番的整改,北院仍然有各种牛鬼蛇神作乱,尚且还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
但南京的国子监的问题就十分严重了。
去年十月,南院爆发了性质极其恶劣的选贡案。
国子监入学通常由两种方式,第一是举人参加会试名落孙山,可以入国子监就读成为监生,也可以到吏部报备,寻求出任地方教谕、前往云贵川黔等地充任流官等;
第二就是选贡,凭成绩考入国子监,这个考试的难度极高,通常是各地最优秀的秀才。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