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完成也不行,皇帝磨刀霍霍,逼着转变,随着万历维新的持续推进,不肯还田营庄的乡贤缙绅,恐怕只有被种到土里一个结局。
“陛下圣明。”戚继光也是气急了,才如此说,他很清楚,反贼是少数,而想过好自己日子的日子人才是多数,而这些日子人就是大明军要守护的人。
戚继光冷静下来,仔细思索了下,觉得陛下是对的,过犹不及。
不过他还是对翻身这个词,颇为喜欢,是的,大明大多数的穷民苦力,正在随着生产关系的改变,在进行翻身,政治就是个比人多的游戏,大明人翻身了,大明也就翻身了。
大明的主体,从来不是朱家皇帝,不是势要豪右、乡贤缙绅,而是穷民苦力,即便是士农工商新解之中,依旧没有一席之地的穷民苦力,军兵来自于他们,劳动力和劳动时间来自于他们。
作为上报天子,下救黔首的提出者,戚继光再想到这句话,还是有了新的理解。
张居正眉头紧蹙的说道:“目前稽税院奏闻,初步稽税额为三百九十万银,也就是说抄家起码有3000万银的规模。”
三千万银很多吗?确实非常多,王崇古为大明天字号豪奢户,满打满算也就不到七百万银的身家,这里面还有五百万银是王谦的绥远驰道有价票证。
三千万银一点都不多,皇帝陇开驰道修建完成预计要三千四百万银,这一次抄家,就抄了一条陇开驰道而已。
朱翊钧摆了摆手说道:“这笔银子,朕也不要,全都投入到丁亥学制,他们不是要把持教育的垄断,进而实现对权力的垄断吗?朕偏不让他们如意!朕就是要搞丁亥学制,就是要让多数人读书识字明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