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力役不仅仅是甘蔗田,还有很多参与到了修建道路、桥梁、堤坝、沟渠,但他们在‘雁返’的时候,会被衙门催逼回到安南国,由这些力役的大把头和打手们负责,进出镇南关都会核算。
“南洋甘蔗种植园还在扩产,很快就会超过大明腹地,来料入广州加工成为糖类,利润增长可能会远超户部的预期。”张居正说起了白糖产业的发展。
白糖的加工有点类似于盐,清洗、提汁、清净、过滤、离心、蒸煮、结晶、干燥、粉碎等等,因为南洋没有加工白糖的能力,所以来料都会在广州生产。
而一个熟练的熬糖工,一年劳动报酬为十七银,这不算开工银(利润分红),熬糖工这个报酬已经非常高了,要知道戚继光维持南兵战斗力的办法,就是一年十八两白银。
“陛下,白糖能不能成为下一个世界性商品?”张居正端着一只手,带着几分渴望说道:“拥有更多的世界性商品,就会有更多的利润,这丁亥学制才能推行。”
张居正渴望更多的利润,仅仅茶叶一个产业,养活了浙江、福建多少茶农?那些烂掉的茶叶,没人要的烂叶子,炒一炒切碎成沫,放到袋子里,运到泰西去,哪怕是发霉了,都有人抢着要。
当然大明有一种类似于太岳箱的茶箱,一箱一百二十斤,专门运送茶叶,不会发霉。
大明有六大世界性商品,为:瓷器、茶叶、丝绸、铁器、棉布、香料,如果白糖能够成为世界性商品,无疑为大明经济注入了一剂强心剂。
朱翊钧想了想说道:“白糖搭着盐去销售如何?市场嘛,都是开拓出来的。”
如果有国家不准大明船只销售世界性商品,大明的坚船利炮又不是捕鱼的,无论是谁,都不能破坏自由贸易,拒绝大明,就是拒绝自由,就是拒绝文明!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