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崇古在官厂坐班,发现有些父母都是官厂的工匠,父亲是织染工,母亲是织娘,这月子做完就要上班,父母不在了,或者在老家,襁褓里的孩子,无人照看。

        对于这种情况,王崇古在官厂创办了育儿班,专门照看这些孩子。

        他还专门让法例办派人盯着,定期对孩子抽查,他自己也每月去一次,一旦发现孩子身上有了伤口、淤青,这些育儿班看管,那要迎接王次辅的怒火了。

        王崇古对育儿班引以为傲,对于提升生产效率、生产积极性、提高匠人主观能动性,王崇古的路径依赖就是解决匠人后顾之忧。

        这都是王崇古从皇帝身上学来的。

        墩台远侯、海防巡检为何对素未谋面的陛下忠诚?明知如此危险,为了一个三寸团龙旗贴把命都赌进去,三寸团龙旗贴,连一钱银都不值。

        还不是陛下把墩台远侯、海防巡检的后顾之忧全都解决了?

        育儿班花的是小钱,让匠人们安心当牛做马,是大事,这就是王崇古擅长的花小钱办大事。

        “就盯着官厂臃肿僵化,民坊的贪腐和浑水摸鱼,只字不提。”朱翊钧倒是耐心的看完了张居正递过来的奏疏,对里面的观点,嗤之以鼻。

        官转民不是灵丹妙药一吃就灵,民坊有自己的问题,民坊不能高压治腐,时间一久一样的臃肿、僵化、贪腐、浑水摸鱼。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