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爱卿,可有什么难处?”朱翊钧询问着刘顺之,是否需要朝廷更多的支持。

        比如去年春旱,开闸放水和不放水之间的选择,朝廷最终选择了支持刘顺之。

        刘顺之认真思索了一番俯首说道:“陛下皇恩浩荡,臣别无他求。”

        他不求升转,徐州最紧要的保漕运还是保民生问题上,朝廷已经给出了最大的支持,这就解决了徐州最大的困扰,至于其他,他不敢奢求了。

        “朕听闻,刘爱卿把自己的家人从广西迁到了徐州来,有什么需要的就直接说,不必顾虑太多。”朱翊钧笑着说道。

        刘顺之不要,但朝廷不能不给,他把皇帝关切的煤矿、佃租等问题解决了,如果不赏,就是赏罚不明。

        刘顺之是广西柳州人,他选择了把家人一并迁来,就是打算生根发芽,把徐州当自己家乡了。

        “只求黄河水清。”刘顺之想了想,还真的有求于陛下,希望陛下继续在黄土高坡种植牧草、植树造林,减少黄河黄沙量,让黄淮流域的百姓过安稳的日子。

        “黄河水清,那得圣人出,朕不是圣人,这样吧,王次辅,在徐州建一个机械厂,徐州有煤,北铁南下在徐州做成机械再继续南下。”朱翊钧想了想还是给了政策支持。

        营造徐州机械厂,帮助徐州解决更多的就业问题。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