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治五年,户部尚书叶淇上奏将开中法改为折色法,开中法彻底败坏,边方再无人屯耕,军兵连饭都吃不上了。

        自那之后,正德、嘉靖、隆庆、万历年间,都想要恢复开中法,全部以失败告终,大明对边方的掌控能力,立刻衰弱了起来。

        万历初年,在王国光的以银代盐,实物代边方军饷的政策下,边方粮食储备的问题才一点点好转起来,‘复屯盐本色以裕边储’,这可是大明万历维新的重大成果之一。

        朱翊钧苦口婆心,户部详细解释,在邸报上,进行了数次的政策解读,但这种风力舆论依旧是甚嚣尘上,让朱翊钧无可奈何。

        地方保护大行其道,那是对大明整体发展的巨大阻碍。

        后来朱翊钧也就不再过多和反复的解释,他对内的决策,很少受到舆论的裹挟,就在邸报上解释一遍,爱听就听,不爱听,他也没有太好的办法。

        “开海与重开西域,乃海陆并举之策,犹如双足并行,缺一不可。军务政事、财赋文教,皆系于此。朕虽准南洋水师之请,然西域之事,断不可废。十年不成,便二十年;二十年不成,五十年亦不辍!”

        “江山一统,日月同辉。”

        朱翊钧在奏疏上重申了自己的主张,当下大明生产力,开拓西域能力孱弱,他可以等,但这事儿,他不会半途而废。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大众文学;http://www.jf6666.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