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儿子是儿子,小儿子也是儿子,手心手背都是肉,潞王跑去金山城遭这趟罪,李太后不答应。
朱翊钧离开慈宁殿的时候,略微有些无奈的摇了摇头,潞王就藩的事儿,还得再想办法,李太后这样子,根本不想管这些人的死活。
很快,李太后让慈宁宫太监拟了一道懿旨到内阁,告诉了内阁她的态度:爵削了,便没了念想,当初我就不准加封武清伯,还是削了好,省的再错下去,搅的天下不得安宁。
隆庆六年,两宫并尊,这武清伯的爵位,才落到了李伟的身上,当初的时候,李太后就不是很赞同,她太清楚父亲、兄长、弟弟的德行了,德不配位,会惹出祸来。
李伟惹了两次,李文全惹了一次,都在扰乱皇帝的中兴大业。
这次,无论内阁什么态度,这爵都得削了,再不削,下次真的是三尺白绫数条,全家都得跟着遭殃。
“看来,李太后还是不准潞王就藩之事。”王崇古看完了李太后的懿旨,看着张居正说道:“咱俩给了陛下理由,可惜太后不接。”
内阁封驳皇帝圣旨,划掉了削爵为民这四个字,就是为了让皇帝拿着内阁的浮票,去跟李太后讨价还价去的。
可惜,李太后听明白了,就是不准。
这也正常,武则天也是把皇位传给自己儿子,而不是侄子。
公审,公开案情,公开审理,公开宣判,明正典刑,在皇帝的授意下,礼部在邸报上将案情进行了全面的披露,顺天府也公布了细节,案子倒是十分简单,削了武清伯的爵位,大宅被抄了改成了学堂,流放了主犯,从犯全都充军。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