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皇帝一个拆字下章内阁的时候,王崇古忽然想起了一个成语,一以贯之。

        这个成语出自《论语·里仁》,说一个人做人做事,最忌讳的就是反复无常,今天否定昨天的自己,为上者,做事就要一以贯之,下定决心去做的时候,就不要瞻前顾后。

        显然大明皇帝遵循了论语里为人处世的道理。

        “这八千匠人,也不都是没活干,在官厂干了几年,但凡是手里有点手艺的,都能找到活儿,但是手里一点手艺没有,全靠官厂养着的蠹虫,是真的墙倒屋塌了。”王崇古拿着一本奏疏,对着张居正说起了八千转为民籍的匠人。

        十五天的时间,已经有三千余匠人,谋到了生路,王谦派了府衙的衙役,探看了一番,还有大约三百人回乡去了,这三百人都是浙江人,老家还了田,还有退路。

        老天爷饿不死勤快人,这些匠人都是壮劳力,在这个哪哪都缺人的时代里,但凡是肯干活的壮劳力,都饿不死。

        至于那些懒汉,没有官厂养着,自然而然就会勤快起来。

        三千多人已经得到了安置,其中大头,是松江造船厂安置了一千五百匠人,精挑细选了踏实肯干的匠人,组建隶属于造船厂的机械厂。

        造船需要大量的机械,尤其是铁马,新式铁马帆船,需要大量的铁马。

        “松江造船厂这是趁火打劫啊。”张居正看完了王谦的奏疏,摇了摇头说道。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