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甘绥的民乱四起,必然干扰山西、河南的粮食生产,最终导致百姓只能揭竿而起,乱世将至。

        朱翊钧坐直了身子,拿出了朱笔思忖了许久,开始奋笔疾书,而后将数封圣旨写好,让冯保拿来了朱印,才说道:

        “下章河南、湖广、江西、广东有司,收到圣旨即日起,每省组建六个工兵团营,力求京广驰道,在三年内贯通。”

        “下章陕西总督石星言,陇开驰道贯通后,即可调十二个工兵团营前往河南,营造京广驰道。”

        “下章山东巡抚、应天巡抚、松江巡抚,三年内,打通南京、上海、徐州驰道,不得延误。”

        “下章密州、松江、宁波、月港、广州、首里府、马尼拉、马六甲等市舶司,舶来粮一律免税,每万石粮抵税一千银。”

        “张宏,你去寻大司徒张学颜来,再把致仕的王国光叫来,朕可能要借一大笔银子,来修建驰道,最起码要五千万银,如果朕说服不了他们,就只能一意孤行了。”

        朱翊钧连续下了几道命令,都是修驰道的命令,舶来粮不仅免税了,甚至可以抵税,一万石的舶来粮,作价四千银,可以抵税款一千银。

        “大明亡不亡,老天爷说了不算!”朱翊钧下印之后,对着朱载堉十分严肃的说道。

        王国光是万历维新财税制度改革的核心人物,朱翊钧要说服王国光、张学颜,五千万银,大约为大明一年多的财政收入,这笔投入驰道,可以初步实现南粮北运,舶来粮北上。

        大明王朝气数已尽?朱翊钧不答应。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