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生产了货物,衣食住行方方面面,让所有人活得像是个人,但是宗教就会异化这些贡献。

        在宗教的异化之下,就成了大明不肯供应充足的货物,就是没完成上帝的考成,所以没有功劳,甚至没有苦劳,只有没有完成上帝考成的原罪。

        所以上帝的选民,这些教徒,不但不会感激,反而会因为大明的‘偷工减料、投机取巧’而怨恨于大明。

        站在大明的立场上,这是不识好歹,恩将仇报,但在这些教徒眼里,他们会觉得自己是正义的,在代表上帝对大明讨债、对大明进行追欠。

        王权和神权的根本逻辑是不同的,比如,大明的君王要在大将军出征的时候推车轮送行,要在大将军凯旋的时候,前往降阶迎大军凯旋。

        神教都是一句,神的旨意就可以糊弄了。

        “居国的账本,就是历史,所以历史必然庄重,桩桩件件,要做的足够明白,而不是糊弄了事,否则就成了行国的账本。”高启愚解释了居国行国之间的差别,说明了大明皇帝为何执意要全部翻译。

        这么重要的事儿,绝对不能含糊其辞,一定要完全周详,要不然日后不知道会怎么编排这段历史,甚至弄成了沟子文学,就更麻烦了。

        “我再考虑考虑。”佩德罗明白了大明在执着什么之后,立刻开始头疼了起来。

        大明一旦开始讲道理,代表着此事绝无转圜的余地了,大明不讲道理的时候,代表事情或许还有转机,但一旦讲道理,代表着这就是大明的底线。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