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钞是圣恩?居然还能在士大夫里达成共识?”朱翊钧翻动着面前的文书,觉得十分匪夷所思。

        等他详细的看完了聚谈的所有文书,才确定,不是士大夫疯了。

        刘新奎是有备而来,他在杂报上的内容就是在打窝,其实他的理论已经非常充分了,故意弄的看起来有漏洞,就是为了把人吸引到聚谈,刘新奎的目的也很简单,就是为了扬名立万。

        名声就是银子,这一点在任何时代都一样。

        大明对货币的认知是持续演进的,不是一成不变的。

        在生产图说中,大明格物博士焦竑将货币认定为一种特殊的商品,一种普遍认可的一般等价物。

        而研究生产和货币,是为了更好解释货币在经济中的实际作用,朝廷如何更好的运用货币工具促进大明发展。

        而刘新奎在这个基础上,更进一步,提出了货币量和生产商品之间的关联。

        货币量无法满足商品交换需要,就是钱荒;

        货币量能够满足商品交换需要,就是平衡;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