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廷弼的传奇还在继续,他仅仅带着三百人,在遭遇战的情况下,击退了两千四百倭寇,杀死倭寇三百人,俘虏四百三十人,四十名武士俘虏被押送入京,证明武功。
大明方面,军兵牺牲了三人,伤七人,这三人还是因为冲的太猛了,陷入了敌阵之中。
熊廷弼是原教旨儒生,很能辩的同时,还很能打。
他的儒学,不是朱程理学,朱程理学这种去雄化儒学、异化儒学,孔夫子复活,是要清理门户的。
熊廷弼对儒学的理解非常奇特。
比如夫子说,君子不重则不威;传统儒学解读为:君子的举止行为,如果不庄重,就没有威信。
但熊廷弼认为,君子如果没有足够的力量、没有足够的道德、没有足够的手腕就无法获得足够的尊重,就没有威信。
比如夫子讲:子不语怪力乱神;传统儒学解读为:夫子从不谈论怪异、勇力、叛乱和鬼神,对于鬼神要敬而远之。
但熊廷弼认为,怪力乱神之说,扰乱人心,败坏道德,是礼崩乐坏的根源,是罪孽的发端,是异端就应该消灭,只要消灭了邪祟,就没人说怪力乱神了。
熊廷弼觉得自己理解是对的,因为他觉得孔子能带着三千学生周游列国,绝非纯粹靠着辩论才能完成,而君子六艺礼、乐、射、御、书、数,要样样精熟才是儒生。
这六艺,怎么看都是要求儒生,上马能治军、下马能治国、箭无虚发能消灭敌人,驾驭战车驰骋沙场,还要在敌人的尸体上高声伉歌,祭奠英魂和战功。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