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江造船厂和清江造船厂,是五大造船厂里两个内河船厂,这拖船、驳船是两个造船厂日后五到十年的重头戏,不造这些附加值高、利润大的船,船厂的匠人们哪来的分红?
“纤夫难,船厂也难,都难,百万槽工衣食所系,朕非妇人之仁,造吧。”朱翊钧的手在桌上敲动了几下说道:“就依工部所言,弄个航运司,专事运河、长江河漕事。”
考虑六十万纤夫的生计,绝非妇人之仁,但该下决策的时候,朱翊钧也不会犹豫,这已经是龙江造船厂第三次呈送类似的拖船了,再拖下去,龙江、清江造船厂就很难维持了。
工部要在户部设一个共管的航运司,其实也不是非要抢着六十万纤夫的活儿,无论京杭大运河还是长江漕运,现在都是货等人。
船有,纤夫不够用,货只能等着纤夫,堵船很多时候,都是因为纤夫不够。
而龙江、清江造船厂造的拖船,主要是为了填补运力不足的空白,增加货物的流转,让货物动起来,而不是堵在内河港口之中。
填补运力空白,一定会对纤夫的生计造成极大的影响,但时代的浪潮总是如此的无情,万历维新也不是过家家,该下定决策的时候,就要做好决策。
朱翊钧和曾同亨详细沟通了拖船生产情况,最终批准了工部奏疏。
该做决策,就要果断。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大众文学;http://www.jf6666.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