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拔高武夫的地位,自然可以继续推进陛下所言的九镇团营全部练成‘上报天子下救黔首’的铁军。

        但戚继光认为没必要折腾,因为皇帝会怠惰,哪怕是陛下没有克终之难,为大明再兴,燃尽到了最后时刻,可是皇子皇孙呢?这些天生贵人,还肯吃这个习武的苦?还肯如此勤勉?

        上行下行的循环里,没人能保证,上行一定大于下行,可能向下滑落更加剧烈。

        因为京营的强横,其实现在兵部做事,不得不参详大将军的意见,一旦涉及到戎事,兵部必须要京营将帅达成共识。

        到这一步,戚继光认为已经足够了。

        以文制武,是为了防止暴力失控,这个枷锁,戚继光认为并不过分。

        “戚帅,真的不行?”朱翊钧还是有些不死心的问道。

        “陛下,打到莫斯科如何?哥萨克人而已。”戚继光侧面表达了自己的意见。

        戚继光自然不可能答应,如果五军都督府压过了兵部,和朝廷平级,这里面还有个问题,那就是大将军就和皇帝平起平坐了。

        在洪武、永乐年间,这个问题好解决,皇帝本人就是天下兵马大元帅、大将军,那自然不存在僭越的问题。

        可是军事天赋并不会血脉传承,仁、宣皇帝就没有太多的军事天赋,他们无法忍受一个几乎和自己平起平坐的张辅,对国事指手画脚。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