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奏疏就登邸报吧,始皇帝是真的了不起,他面对的局面,可比朕恶劣多了,其二十年成就,当真是丰功伟业。”朱翊钧朱批了沈鲤的奏疏,刊登邸报以自勉。

        “臣惶恐,自古以来,臣下做事,不免望风顺旨而言,欲进一言,恐君未必能听;欲谏一事,恐君未必能容!陛下良言嘉纳,国朝大幸之事。”沈鲤真心实意的说道。

        这做官做到阁老这份上,其实也做到头了,他其实可以望风顺旨去做事,但沈鲤骨子里还是个骨鲠正臣,他有了感触,还是愿意跟陛下说。

        关键是,陛下还愿意听,还愿意昭告天下,这就十分难得了。

        快二十年了,万历维新堪称辉煌,有盛世景象,但陛下仍然如同过去一样,愿意纳谏,愿意自勉,这份毅力,在沈鲤看来,是国朝幸事。

        “臣告退。”沈鲤再拜,离开了通和宫御书房。

        朱翊钧站在窗前,一直目送沈鲤离开了通和宫的大门,看着沈鲤的背影,握着奏疏,皇帝有些感慨的说道:“当真是汉室江山,代有忠良,大宗伯已然位极人臣,入阁拜相,依旧敢说肯说,提醒朕,不要傲慢。”

        “不过,他对朕的期许有些太高了。”

        把秦始皇的事儿拿出来劝谏皇帝,这份期许真的非常高。

        秦始皇之前是诸侯并立,秦始皇之后,历代皆用秦制,开辟一个新的天下一统体制来,就一个一统天下,车同轨书同文统一度量衡,都够朱翊钧一辈子去追赶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