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翊钧亲眼见证了一次燃钢法,在除去炉渣之后,铁水呈现出一种亮红色,在鼓风机开始鼓风的时候,铁水的亮红色向着白色转化,铁水还飘起了一层褐色烟雾,这一变化,就是铁水温度在进一步升高。
西山煤局大工匠魏友山,带着遗憾对着陛下说道:“陛下,本来大工匠们的想法是直接在高炉内炼成熟铁或者钢,直接产出粗钢胚,但是大工匠和驻厂博士们失败了。”
燃钢法是工匠们的妥协产物,工匠们原来是想一步到位的,但现实告诉他们,做不到。
“为何失败了呢?”朱翊钧询问究竟。
“炉温不够,可能要再提高许多才能成功。”魏友山思索了下,把未确定的原因告知了陛下。
工匠们也是猜测,驻厂博士和大工匠几乎每炉必在,观察铁水的颜色,无论如何努力,都无法提升铁水的温度了,像这种亮白色,只能在前包进行。
要是能生产工业纯氧,匠人们的目标就实现了,朱翊钧倒是知道问题的症结所在,不是匠人们不努力,是匠人们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吹空气和吹氧,燃烧效果完全不同。
“明年,两份崇古进步奖。”朱翊钧确定了这东西对大明的意义,完全值得一份崇古进步奖,作为大明科技进步的杰出成就,标榜史册,所有参与其中的人,都会青史流芳。
“谢陛下隆恩。”
西山煤局总办王纪带着官厂所有人谢恩。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