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不住,就遭不住了。”冯保的话有些意味深长,遭不住的是馁弱懦夫,自然会被残酷的世界所淘汰。
“行吧。那就按御史们说的办吧,在松江府看看。”朱翊钧还是批准了这本奏疏,丁亥学制是国之根本大策,执行不能走样。
申时行和江南五府一起,送来了还田事疏,大约三年内可以对五府完成还田。
大明还田政策,在艰难而稳步的向前推进。
还田是为了彻底瓦解大明的小农经济,这个过程有痛苦,也有收获,应天巡抚王希元总领此务,他专门跑到了杭州府,找到了侯于赵,详细询问了还田的问题,并且在杭州府待了三个月的时间,深入了解了还田和还田之后善后问题的解决办法。
“朕从来没想过,还田会如此的艰难。”朱翊钧看着这本万言书,里面写了很多还田遭遇的问题,稍有不慎,就会功亏一篑。
最棘手的莫过于有农户、佃农联合起来,反对朝廷还田,而且不是一地问题,也不是乡贤缙绅鼓噪,要是乡绅鼓噪反倒是简单,杀了就是。
江南的工坊多,机会就多,有些人在城里做了工匠,并不愿意回籍种地。
这朝廷一旦还了田,等同于把农户、佃户定死在了田里,趁着工坊增多,成为匠人,好过于子子孙孙都做农户。
种地可不是什么美事,农户们只是见识少,他们一点也不傻,在当下,种地的农业剩余,都供给给了匠人食用,农户们才不甘心只做个生产者,而不是消费者、肉食者。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