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大成若是听到,一定会指着自己,一脸的问号。
陈大成有自知之明,他就不是将军那块料儿,他曾经做过蓟州总兵,后来发现各种事根本处理不过来。
这番话是戚继光自谦,但其实戚继光说的是军功分配的问题,打仗,大部分的军功都是军将们拿走了,庶弁将吃了点骨头,军兵们喝了点汤。
但即便如此,这口汤也很有油水了。
血义戚继光解释的非常清楚,在军队中占据了统治地位的将帅们,军兵不抵背杀敌,就没有情谊,将帅就不会把军兵当人看,这才会有克扣军饷、奴役军兵等事发生。
长期没有战事,将领们哪里还能清楚的感受到,是军兵士卒用血肉性命,在供养他们?怎么可能厚待军兵士卒?
承平日久,武备不兴,可不仅仅是武器装备,还有人心,还有组织度,骤逢大战,将不知兵,兵不信将,打起来可不就是一输再输,一溃千里?
这就是无血义,无上恩。
戚继光无奈的说道:“陛下,眼下大明就变成了以前,大明军容耀天威,四夷俯首莫敢不臣,大明军无用武之地,不打仗,就没有血义,兴文匽武成为必然。”
兴文匽武,不仅仅是士大夫搞出来的一种风力舆论,更是一种长期没有战争,军队战斗力自然衰亡的必然。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