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如松带领大明军来到了居庸关,他在万历元年、万历九年、万历十二年都来到过这里,亲眼见证了这里的变迁。
驰道修通后,居庸关变化并不是很大,多了一个抽分局,多了数条驰道。
变化最大的还是南口村和北口村,这南北口村,就是居庸关进出山道的入口,无数的民舍围绕着驰道出现在村里。
正统十四年八月十五日,英宗在土木堡被俘虏,十月初一,也先分兵三路,一路2万攻打古北口,一路五万,从北口攻打居庸关,一路十万,逼近紫荆关。
十月初九,英宗的太监喜宁告知也先,紫荆关小路可绕行,喜宁自己到紫荆关诈开关门,紫荆关破,也先率军进入京畿。
十一日,也先驻军京师西直门外,也先分兵两万,从南口进攻。
在正统十四年土木堡天变后,英宗皇帝一共三次叩门,以皇帝身份要求宣府、大同打开城门,第一次在宣府,第二次在大同,第三次在京师,喜宁作为英宗太监叩门紫荆关之事,不算这三次之内。
京师岌岌可危,大明岌岌可危。
以李如松看来,也先犯了和英宗一样的问题,那就是贪功冒进。
大明军在土木堡溃败之后,京师整肃防务,并无强军可以驱逐也先,居庸关南北两口,共计七万大军进攻,居庸关如此天险之地,也挡不住如此大军围攻,哪怕是蚁附,也可以拿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