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凡是皇帝的权威军财政三方面,少那么一点,皇帝就会被架空;

        但凡是没有共议制,皇帝的威权就无人可以抗衡,大臣就变成了纸糊三阁老、泥塑六尚书;

        但凡是大臣们心怀鬼胎、无能之辈多一点、皇帝懒惰一点,这种共议制就会变成扯皮大会,无能又低效。

        正因为恰好相互形成了制衡,这种共议制,反而成了当下的最优解。

        世界是个巨大的草台班子,天朝上国的文华殿,权力至高殿堂,也不例外。

        缺了任何一个环节,就会不稳定,造成巨大政治风暴,席卷整个大明。

        皇帝托付国事给大臣能省点心、大臣们也能有个扯皮的地方,不至于彻底撕破脸,政策也可以快速决断,并且得到执行。

        朱翊钧不知道这个制度还能稳定运行多久,但他知道,叶向高的担忧是对的,权轻任重,就是当下阁臣们的困局。

        在原来的时间线里,万历年间甚至说大明,申时行是最后一个敢于做事的阁臣了,哪怕他端水,哪怕他想要大家都周全,但每次都弄得谁都不周全,看起来有些滑稽,但他还在艰难的维持着这个烂摊子,希望大明能好起来。

        等申时行走了,大明就彻底陷入了党争之中。

        没有权威人物,也没有政治强人,所有人都在泥潭里挣扎,然后慢慢腐烂,没有人愿意站出来承担责任,也没有人愿意振臂一呼,革去旧弊,从新更化,都在和光同尘,都在相忍为国。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