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皮肤黝黑的船员咧嘴笑了:“嘿嘿,咱们也都是渔民家孩子,又跑了这么多趟,这么长时间过去了,要是还摸不清该干啥活儿,那有点儿说不过去了。”
其他船员也跟着点头。
林宇望着整装待发的船队,心里颇感欣慰:“看来以后这船队没我盯着,你们也能自己出海了。”
王大春听见这话,从船上跳下来,手里还拎着个测鱼器:“开船掌舵、撒网收网这些活儿,我们确实练得差不多了,小心点不回出岔子。但要说捕鱼,离了你可真不行。”
他指了指远处灰蒙蒙的海面:“就拿这次捕小黄鱼来说,村里其他船队出去,多半是看着哪儿水色对劲就随便撒网,能不能撞上鱼群全看运气。可你不一样,你知道哪片海域是小黄鱼的洄游路线,知道涨潮时它们爱躲在礁石区,退潮后会往浅滩凑,甚至能根据水温判断鱼群的大小。这些门道,我们学了半天也只摸着点皮毛。”
林海在一旁点头附和:“上次跟大春哥去捞鲅鱼,按你说的坐标下网,一网就捞了两百多斤,换了我们自己找地方,顶多捞几十斤。”
林宇笑了,“这好说,你们多跟我出海,时间长了,你们也就都懂了!”
“说真的,这次咱往哪片海域去?”王大春的嗓门被海风刮得有些发飘,“村里老辈人说,这几天小黄鱼都爱扎堆在三礁湾,可我昨儿让小虎去探了探,网里就捞着几条小的,怕是鱼群早挪地方了。”
林宇正弯腰检查测鱼仪的显示屏,闻言直起身,从船舱里翻出张泛黄的海图。
图上用红笔圈着十几个小点,旁边标注着日期和鱼获量,都是他这些年记下的记号。
“三礁湾是上个月的鱼道,这阵子水温降了两度,鱼群早往深水区去了。”他指尖点在海图右下角的一片海域,“看见没?这儿叫月牙滩,滩底全是细沙,没有礁石挂网,而且有股暗流从外海过来,会带来不少浮游生物,小黄鱼最爱往这儿凑。”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