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海警接过登记证,翻开扉页,目光落在“青山渔村”四个字上时,先是愣了一下,随即又翻到船舶参数那一页,仔细的查看起来。
“青山渔村的船?”
他抬头看向林宇,语气里带着几分疑惑,又拿出船员证件一一核对,确认照片、姓名都没错后,才放下证件,却没立刻还给林宇,反而绕着渔船走了半圈,眼神里的惊讶越来越明显。
“你们这船......是青山渔村的?”另一名年轻些的海警忍不住开口,语气里满是不敢相信,“我们平时在这一带巡逻,遇到的本地渔船大多是那种五六米长的小木船,连个像样的发动机都没有,靠的还是风帆和橹,最多就在近海转转,怎么可能跑到这么远的海域来?”
为首的海警也点了点头,语气里带着感慨:“是啊,前阵子我们还去青山渔村周边巡查过,看到的渔船都是传统木船,别说来远海了,遇上大点的风浪都得靠岸躲着。你们这船不仅是钢制的,还配了这么先进的设备,看着比不少乡镇渔业队的船都像样,真是没想到。”
林宇听着这话,心里也明白了。
这一带的海警常年在远海巡逻,对沿海渔村的情况很熟悉,知道大部分渔民的家底薄,根本置办不起能跑远海的渔船。
他笑着解释:“这船是去年刚翻新的,加了发动机和冷藏设备,就是为了能来远海捕鱼。最近厂里要赶一批罐头订单,近海的鲅鱼捕捞供应不上,才特意跑这么远来的。”
为首的海警这才恍然大悟,接过林宇递来的烟,却没点燃,夹在指间:“原来是这样,难怪敢跑这么远。你们这魄力倒是不小,青山渔村能有你们这样的船,以后渔民的日子肯定能好起来。”
他把证件仔细叠好,还给林宇,又叮嘱道,“虽然船够结实,但远海风浪大,还是要多注意安全,遇到情况及时跟我们联系。”
“谢谢同志!我们肯定注意!”林宇连忙点头。
两名海警队员又简单检查了一下船舱的安全设备,确认没问题后,才顺着悬梯返回海警船。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