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村长罗全说完,林宇心里像被什么东西撞了一下,瞬间就明白了。
在这个连顿饱饭都不算容易的年代,村里人家日子本就过得紧巴,好东西都得省着用,粮缸里的米、腌缸里的菜,都是要留着过冬应急的,哪有多余的拿给外村?
就算知道救灾是大事,可“顾好自家”始终是老百姓最实在的念头,先让家里人吃饱穿暖,才能谈得上帮别人。
他低头琢磨了一会儿,抬起头时,眼里已经有了主意:“村长爷爷,要不这样,救灾的物资咱厂里独自出,不用村里凑。”
罗全愣了一下,还没反应过来,林宇就继续说道:“厂里仓库里还剩一批鲅鱼,正好能再加工一批罐头;我再去镇上买些大米,凑够给沙滩村的物资。这些钱都从厂里走,不用村民掏一分,这样既不耽误救灾,也不让村里人犯难,您看行吗?”
“不行!”罗全一听,顿时瞪圆了眼睛,嗓门都提高了几分,“那得多少钱?一批罐头的原料、加工费,再加上买大米的钱,可不是小数目!厂里刚囤了海带,资金本来就紧,哪能让你一个人扛?”
林宇笑着摆了摆手,语气轻松却带着笃定:“村长爷爷,您别急着反对。这批鲅鱼是之前多捞的,加工成罐头也就费点人工,成本没多少;买大米的话,一千块钱差不多就够了,能给沙滩村送过去不少。您算笔账,要是咱停厂派人去救灾,罗老板的订单交不上,违约金就得赔五千多,还得丢了客户,比花这一千块钱亏多了。”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再说,厂里能有今天的光景,也多亏了村里人的帮衬。现在邻村遭了灾,咱帮一把也是应该的,就当是厂里给村里积德行善了。”
罗全看着林宇,心里又感动又欣慰。
这孩子不仅脑子活,还这么有担当,没只顾着自己赚钱,还想着帮衬邻村,帮村里人减轻负担。他沉默了一会儿,伸手拍了拍林宇的肩膀,语气软了下来:“你这孩子......行,就按你说的办!不过你也别太硬撑,要是厂里资金不够,村里也能凑点。”
“不用不用...”林宇赶紧摇头,“厂里的资金还能周转开,您放心。我这就去安排,让赵大勇组织工人先加工罐头,下午我就去镇上买大米,争取明天一早就把物资送过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