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总决赛的阴影仍未消散,如果能在奥运会再会阿甘,纳什一定拼尽全力争取一场胜利。

        加拿大的对手法国队,在小组赛就打得磕磕绊绊,最后靠胜负关系勉强晋级前八。

        队中没有纳什这样的NBA主力球员压阵,得分最高的是场均13分的安托万-里加多,球员的整体实力相对平庸。

        和立陶宛等欧洲球队一样,法国也是绝对的平均主义、团队主义篮球。

        但对比立陶宛,他们球员的个人能力更差,是彻头彻尾的平民球队。

        这样的球队,缺点是缺乏绝对的强点和箭头,优点是你不知道哪片云彩有雨,而且球队上下一心非常团结,往往能爆发很大能量。

        尤其在单场淘汰的锦标赛赛制中,普通球员的阶段性爆发,往往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在随后进行的加拿大和法国的比赛中,双方打得极为激烈,比分一直犬牙交错。

        两队的命中率很低,打铁连连,半场两队的得分都没有超过40分。

        比赛进行到下半场时,已经不再是战术上的较量,而是进入了“狭路相逢勇者胜”的状态和精神力的对决。

        双方对抗极为激烈,同时也不断的犯错,就看谁犯错少,看谁能把握住机会。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