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赛中巴克利明显能感觉到,其他国家的球员和他们完全不在一个层次,很多都不如NCAA的水平。
即便决赛对阵中国,阿甘试图力挽狂澜,一人单挑梦之队,最后也没能成功。
而且属于那种再打一次,或者打一个系列赛也无法胜利的那种。
场面很壮烈,比分一度迫近,但其他人和NBA的差距太大了。
到1996年,梦之队本土作战,巴克利再度参赛,又是冠军,同样是场场大胜。
但短短四年时间,巴克利察觉到美国之外的篮球在显著进步。
越来越多国际球员来NBA打球,各国联赛也在向着NBA靠拢。
所以,比赛打得更加激烈更有悬念,很多比赛大比分获胜,但强大的梦之队感受到了阻力。
不像1992年那样热刀子切黄油,随便打打也能赢50分,96年是认认真真打,能赢30、40分,赛场感受是很不一样的。
那年在拿到金牌后,巴克利就说:“我可以明确感觉到,其他国家在迎头赶上,我们现在唯一真正的优势是深度优势,在个人能力、战术上,我们已经不具备压倒性的优势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