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队的后卫问题,在这几年越发凸显,尤其是内线有了姚明、王治郅、巴特尔之后,后卫越来越趋于功能单一化。
在俄勒冈尤金进行训练时,甘国阳就意识到这点,反复和教练组强调,后场一定要强。
“以后选才,不要再纠结什么控球后卫,得分后卫,只要是后卫,标准都统一,要能传能攻能防,一二号位都能打。身高也不一定非要高,又高又快自然是最好,但那些个子矮,但有能力有特点的,也别一刀切。最终还是要看赛场表现,一定要全能,功能不能单一,进攻比防守重要,进攻要有威胁,这是最要紧的。”
甘国阳提出了他的意见,为以后中国队的后场人才培养,确立了一个基本方针和大方向。
后卫不是内线的挂件,而是球场上重要的主导力量。
实际上,从篮球诞生开始,包括NBA成立后,后场球员一直具有主导性。
虽然内线巨人很多时候吸引了最多的灯光,包揽了最多的荣耀,是塔尖的存在,但整个篮球界的基本粒子一直都是后场球员。
你可以组建一支全部由中小个子球员组成的球队,他们甚至能一路打到NCAA决赛(60年代的肯塔基)。
但如果球队全是内线球员,那比赛都打不起来。
第八十一章世界之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