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也是最关键的,需要五到六名生产工人。最好是有经验、熟悉机床操作的技术工人,如果没有,踏实肯干的普通工人也行,我可以带学徒!主要是人要可靠,肯钻研,能吃得了机械加工这碗饭。”

        杨副区长听得非常认真,还拿出笔记本仔细记下。

        听完陈晓克的话,思虑片刻就道,“嗯,人手问题是大事,也是好事!能解决好几个同志的就业嘛。你放心,陈同志,你这些要求都很实在。我们区政府对辖区里的居民和原有工厂的职工情况都有摸底。”

        他合上笔记本,信心十足地说:

        “看门的人选好办,我可以给你找一位成分好、责任心强的老同志,或者是家里住房困难的军工家属,安排他们住厂里,肯定放心。”

        “协助管理的人,我可以从原先旧厂留下来的文书或者识字的进步青年里给你物色一个。”

        “至于技术工人,这可真是问对人了!”杨副区长声音提高了一些,“去年好多旧厂整顿、合并,有些老师傅一时还没安排到合适的岗位,有些还在家待着呢!我回去就查档案,给你找几个以前在机械厂、修配厂干过车工、钳工的老师傅,保证技术过硬、人品端正!学徒也好办,街道上有的是想学门手艺的年轻小伙!”

        实际上现在就业形势不好,国内刚解放,真的百废待兴,有大量的城市待业人员。

        陈晓克这个厂子看似一开始要不了几个人,但是能解决一部分,就是一部分,对于政府来说,就是减轻压力。

        陈晓克一听,大喜过望:“那太好了!杨区长,真是太感谢了!我就一个要求,人一定要踏实、肯干、手脚干净。技术差点可以学,但人品是第一位。”

        这是关键,陈晓克对这里情况不明,可真怕混进来什么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