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要在现代时空,为1950年的那次关键组装,预先走通所有的弯路,准备好所有的“答案”。
每当深夜疲惫不堪,看着自己粗糙的双手和笔记本上密密麻麻的草图时,他就会深吸一口气。
仿佛能透过车间的屋顶,看到另一个时空中,周团长和徐科长期盼的目光,以及那些亟待修复的坦克。
……
这种看似劳累,但是每日都有所得的日子过的非常快。
陈晓克还有些享受这样的日子。
汗水浸透了工装,金属碎屑沾满了手臂,但陈晓克的眼神却异常明亮。
经过一个多月近乎自虐式的苦练,在赵师傅毫不留情的敲打和指导下,他终于能够独立地、磕磕绊绊地将那台老式滚齿机的主要部件拆卸、再重新组装起来。
虽然装配后的精度离赵师傅的标准还差得远,机器运行时还有些许不该有的振动和噪音,但至少它能转了,能铣出像模像样的齿轮了!
更重要的是,他摸清了这台机器的“筋骨”和“命门”。他知道哪些部件是心脏,必须绝对可靠;哪些是骨骼,需要坚固稳定;哪些是关节,需要精准配合。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