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知道,这些工友们拿出的,是他们从牙缝里省出来的、最实实在在的心意。
他深吸一口气,压住内心的激动,用更加坚定的声音说:“好!既然大家有这份心,咱们‘前进厂’绝不能落后!工友们的工资,咱们照发!这捐款,厂里出一部分,我个人,也出一部分!咱们也捐一台坦克车。”
几天前,陈晓克已返回现代,通过符老的渠道,将他积攒的所有具有收藏价值的第一套旧版人民币悉数变现,换成了黄金。他重新熔炼,做成了几块毫不起眼的“金疙瘩”带了回来。
此刻,他拿出一个沉甸甸的小布包,当众打开,里面是黄澄澄的金块,在夕阳下闪着夺目的光。
“这是我祖上传下来的的一点家底,如今国难当头,拿出来给国家买坦克,正好!”陈晓克朗声道,“加上厂里的结余和工友们的心意,咱们凑一凑,咱们就捐一辆坦克!名字就叫——‘前进号’!”
“前进号!”
“前进号!”
工人们先是一愣,随即爆发出雷鸣般的欢呼和掌声!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自豪与激动。他们“前进厂”,一个小小的地方修理厂,竟然能捐献一辆坦克!这是何等的荣耀!
邹师傅激动地抹了把眼角,大声说:“对!就叫‘前进号’!让咱们的坦克,开着‘前进号’,冲上前线,把美国鬼子碾碎!”
那一晚的月亮格外圆,格外亮。月光下,没有太多的欢声笑语,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沉甸甸的、充满力量的使命感。人们吃着月饼,谈论的不是家常,而是前线的战事,是如何多生产零件,是如何节约每一颗螺丝、每一度电来支援“前进号”。
这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团圆节,这是一个在特殊年代里,用奉献和家国情怀凝聚起来的、更具深意的“团圆”。它团圆的是全厂上下、乃至全国人民保家卫国的共同意志。那辆即将奔赴战场的“前进号”坦克,成为了“前进厂”这个中秋之夜最独特、也最荣耀的“团圆”象征。它承载着小人物的大梦想,即将驶向历史的滚滚洪流。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