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经理,号码是NC市转前进机械厂。以后有啥急事,跟局里、跟客户联系,就不用派人跑断腿了!摇一下,总机就给你接过去!”李班长摇了几下示范,听筒里传来了总机话务员清晰的声音。
这部电话成了工厂的“神经中枢”。客户询价、订单确认、急件催货、向工业局请示汇报…效率得到了质的提升。罗文昌感慨:“以前为确认一个事,半天时间就搭在路上了,现在摇个电话几分钟就说清了!”
第三场“及时雨”:工业的粮食——计划物料
沈局长把陈晓克拉到一边,低声却有力地说:“晓克,最重要的还是‘口粮’问题。局里开了协调会,给你们厂的生铁、焦炭、废钢、型材的计划指标,在原有基础上再提高三成!以后每个月,物资局会按计划直接把车皮发到你们厂附近的货场。但是,”他语气加重,“任务也加重了!军代表和铁路局的订单必须优先保障,按期交付。”
陈晓克心中大喜,这是最实在的支持!“请局长放心,物料有了保障,我们绝对完成任务,绝不给局里丢脸。”
沈局长也满意陈晓克态度,现在前进厂可是给市里解决了许多问题,各厂的设备维修可就依靠前进厂生产的配件维护。
这几项基础建设的落地,仿佛给飞速奔跑的“前进厂”铺平了跑道、加满了燃油。
电力充足稳定,设备效能得到彻底释放,三班倒生产成为常态。
电话畅通,沟通效率极大提高,工厂与市场的连接更加紧密。
物料保障,让老师们傅们不再为“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发愁,可以心无旁骛地钻研技术、组织生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