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代东北这边就是这样的民情,谁拳头大谁牛逼,谁能喝谁牛逼,没本事没胆子就老实点儿。
路平安领着几个精神小伙从卫生室出来,没多大会儿,就和几人混熟了。
听说路平安要找个便宜又干净的招待所,小四立马就拍着胸脯揽下了这事儿,说是他们粮库的招待所又便宜又干净,旁边院子里还有牲口棚,他可以带路平安几人去那边住。
路平安等的就是这句话,真以为他没事儿找人抽着玩儿呢啊?
他看几个小青年穿的不错,抽的烟居然是中华,哪里还不知道这几个小家伙家里条件不错?
哪怕是在家里偷拿的,普通人家也得有东西让孩子偷拿。一盒中华烟够家里几天的菜钱了,普通人家谁舍得抽这么贵的烟?
仔细一问,几个少年年龄都不大,大都是十五六岁。家里兄弟多,轮不到他们接班,又安排不了其他工作,按照规定只能去下乡。
下乡插队的日子多苦啊,他们才不愿意去呢。而且,他们都有着自己不下乡的"苦衷"。
就比如供销社的子弟王小虎,他是想要当兵。在家有关系,要是这不行,去了乡下就更轮不到他了。
就比如小四,他有个对象家里是煤矿上的,人家进了检验科。他要是去下乡种几年地,再回来估计他对象孩子都有了。
比如家里是肉联厂的薛会忠,他是想要进单位,一直缠着父母走关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