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年代中期,泡沫经济破裂开始,日本既没有赶上互联网的Windows时代(还顽固地用DOS系统和3.5英寸软盘很久很久),原本的时代红利和工业化红利也开始消耗殆尽,于是之前所谓的“工匠精神”反而变成严重拖累日本工业的绊脚石,但是日本强烈的耻感文化和个人无限责任制决定了他们要努力地维护自己的“颜面”和“工匠精神”。

        于是之前“工匠精神”带来的物美价廉质优料精反而变成了大规模造假和互相遮掩以次充好,只是说从七十年代开始到九十年代中期,日货在全世界打下了极为坚实的名声和好印象,导致这类问题没有被马上发现,一直到千禧年之后,日本人大规模造假的问题才开始陆续暴露,但即使如此,因为前些年印象很不错再加上依然留存了不少好品牌,导致全世界对日货的印象还不算太差,属于是又一种吃祖宗老本的典范了。

        整个行业都在造假就等于整个行业都没造假.JPG!

        至于制造业,上杉宗雪的评价是,制造业迟早是要死一死的。

        答案很简单,我能坐在办公室里吹空调炒股炒地皮做IT直播带货,我为什么要进厂打螺丝?

        我在制造业里面赚了钱,有了盈余,肯定优先是去投资房地产金融和第三产业啊!

        而且制造业有了盈余,肯定会导致工人工资的上涨和原材料的上涨,在日本人看来进厂打螺丝一个月八小时双休低于22万日元那是完全不能接受的,但是海对面某国进厂打螺丝一个月10万日元八小时双休那叫福报,这肯定会导致制造业迁移。

        而更过分的是,印度、越南、缅甸、印尼这些地方,连10万日元都不要,6万日元月薪就很多人愿意干了。

        所以制造业永远在寻找更大的市场和更廉价的原料和劳动力,这是无法避免的事情,就像日升一样,日落也是自然的定理.jpg

        制造业脱实向虚这种是周期轮回,谁也无法改变的。

        值得一提的是,《周刊文春》上次挨了重拳之后,这次果然对警视厅的问题重拳出击了。

        《“纸装甲”真相:杀害殉职警察的“每件三万元”警视厅腐败网络!》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