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被选中的人,与其说是来寻求真相的“见证者”,不如说是来亲身参与一场大型沉浸式戏剧的“演员”。

        他们更愿意相信自己是“华生医生”,正在协助伟大的福尔摩斯勘查现场,而不是来听苏格兰场宣布“游戏结束”的。

        陪同的高级警督看着眼前这群陷入集体臆想的人,脸上写满了无奈和绝望。

        他看了一眼站在门口、脸色渐渐发白的埃德加·埃弗里,忽然有些幸灾乐祸……

        ——————

        第二天,伦敦各大报纸的头版并没有出现苏格兰场期望的“真相大白”。

        《每日电讯报》的标题干脆是:《深入“血字”现场:神秘氛围浓重,疑点重重未解!》

        《泰晤士报》的报道相对克制,但也在细节描述中暗示警方解释未能完全令人信服,并详细记录了现场“福尔摩斯迷”们的各种推测。

        而那些小报更是极尽夸张之能事,将记者们在现场的“推理”和“发现”添油加醋地报道出来,仿佛他们真的找到了命案发生过的铁证。

        公众读到这些报道,非但没有被“澄清”,反而更加兴奋。

        苏格兰场允许记者和读者进入现场的行为,本身就被解读为一种“默认”;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