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工匠们上手极快,不过两日,就掌握了石墨模具的制作技巧。

        没过多久,一个个耐高温的石墨模具就摆在了炼铁作坊里——有铸炮管的长筒模具,内壁光滑如镜;有造船锚的厚重模具,边角圆润、尺寸精准;还有造农具的小型模具,纹路清晰、细节到位。

        以往用陶土模具铸器,铸件表面满是砂眼,还得花大量时间打磨;如今用石墨模具,铁水浇铸后冷却脱模,铸件表面光滑得不用再打磨,不仅省了工时,还大大提高了成品率。

        老工匠李铁匠拿着用石墨模具铸好的炮管零件,反复摩挲着表面,忍不住感叹:“这石墨模具真是神物!以前铸十个炮管零件,能有三个合格就不错了,现在用这模具,十个里能有九个达标,还省了打磨的功夫,这效率至少提了三成!”

        朱高炽看着作坊里忙碌的工匠、整齐摆放的石墨模具,心里清楚,石墨的到来,不仅解决了铁厂“铸件差”的问题,更让炼钢流程往前迈了一大步。

        有了改良熔炉炼出的好铁,再加上石墨模具铸出的精准零件,将来水师的火炮能更精准、船锚能更坚固,甚至还能造出更复杂的机械零件,为大明的工业发展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一旁的周显也笑着道:“殿下真是慧眼识珠!谁能想到这用来写字的石墨,竟能成炼钢的宝贝?有了这石墨模具,遵化铁厂的铁器,怕是要成大明最好的铁器了!”

        朱高炽点头,目光落在远处新建成的第二座熔炉上:“这只是开始。等石墨开采量上来,咱们还要把模具推广到所有作坊,让每一件从遵化铁厂出去的铁器,都是精品。”

        第517章高炉炼铁!石墨可是好东西啊!

        “到时候,不仅水师能用,还要卖到江南、卖到边疆,让天下人都知道,遵化铁厂的铁,是最好的铁!”

        停工半个月,虽然铁匠们不能再炼铁了,但是朱高炽承诺的工钱却是按时发放,甚至做到了按天发放——每日清晨,羽林卫便会带着银钱和粮米守在铁厂门口,工匠们只需报上名字,就能领到当日的两文工钱和足够的口粮,从不拖延、从不克扣。

        有工匠家里急需用钱,找周显说明情况,还能提前预支三日工钱,这般灵活又守信的做法,让工匠们彻底没了闹事的心思,反而是对朱高炽颇为敬佩。

        毕竟在这个年代,官员多是“画饼充饥”,能像朱高炽这样言出必行、不亏待下人的好官,真是打着灯笼都难找。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