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青菜、炖豆腐、腌咸菜,不管做什么菜,只要放一点新盐,味道就格外鲜美。
消息很快传开,没买到盐的百姓,第二天一早就守在各个分销点前,等着新盐到货。
短短几天,“芦台精盐”的名声就在天津卫传开了,百姓们提起朱高炽和朱雄英,无不竖起大拇指,称他们是“为民着想的好殿下”。
码头旁的茶馆里,几个百姓一边喝茶,一边聊起新盐。
“以前总觉得当官的不管咱百姓死活,现在看来,两位殿下是真把咱放在心上啊!”
“可不是嘛!这盐又好又便宜,一年下来能省不少钱呢!”
“往后要是还有这样的好政策,咱一定全力支持殿下!”
刘老三路过茶馆,听到百姓们的议论,心里满是欣慰。
这场盐业改革,不仅改变了盐商的经营方式,更暖了百姓的心。
而这一切,才刚刚开始——用不了多久,北平府、山东德州等地的百姓,也能吃上这样的平价好盐,而朱高炽和朱雄英推行的“芦台模式”,终将让大明的盐业彻底变个样。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大众文学;http://www.jf6666.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