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发现官员与商人勾结虚报产量、隐瞒税银,或纵容商人哄抬物价、囤积居奇等中饱私囊行为,一律从严处置,涉事官员直接革职,抄没全部家产,全家流放三千里;涉事商人取消经销资格,没收保证金,列入“商户黑名单”,终身不得参与盐铁经营,情节严重者依法问斩。

        其四,各地盐运司、铁冶司需在三个月内,牵头搭建起“盐场/铁冶场-总经销商-分销商”三级销售网络。盐场、铁冶场负责将盐、铁统一配送到各区域总经销商仓库;总经销商需在所在区域内筛选合格分销商,覆盖辖区内所有县城与重要乡镇;分销商需深入村落、市集,确保偏远州县及山区百姓能通过就近商铺、货郎等渠道买到平价盐铁。

        各层级需签订明确的供货与销售协议,明确配送时效,盐运司、铁冶司每月抽查网络覆盖情况,逾期未完成网络搭建、或偏远地区百姓仍买不到平价盐铁的,地方主管官员扣发半年俸禄,限期整改,整改仍不达标者调离岗位。

        圣旨一下,朝堂震动。

        那些曾靠盐铁利益获利的权贵,如江南盐商背后的勋贵、盐运司的旧吏,虽私下抱怨,却不敢公开反对——毕竟芦台盐场与遵化铁厂的成效摆在眼前,百姓对新盐赞不绝口,朱元璋又下了“死命令”,谁敢阻拦,便是与朝廷、与百姓为敌。

        六部官员立刻行动起来:工部派工匠前往各地盐场,指导改造盐田、修建引水道;户部牵头组织“盐铁督查司”,挑选清正廉洁的官员任职;吏部则对全国盐运司官员进行考核,将那些不作为、乱作为的官员尽数罢免,换上支持新法的新人。

        太子朱标更是亲自坐镇,每日召集六部官员议事,解决推行中遇到的问题。

        有地方官员上奏“南方多雨,晒盐困难”,朱标便让朱高炽从芦台调派工匠,改良晒盐技术,在盐田旁搭建避雨棚,确保雨天也能正常产盐;有商人反映“运输成本太高”,朱标便协调漕运司,开通“盐铁运输专线”,降低商人的运输费用。

        朱元璋也时常过问新法推行进度,每次看到地方上报的“盐价下降、销量上涨”、“税银增加”的奏疏,都忍不住对身边的内侍感慨:“朕当初没看错这小胖墩!有他在,老朱家的江山,定能稳如泰山!”

        而远在北平的朱高炽,得知老朱下旨推行盐铁新法,还让太子标亲自督办,他立刻让人整理芦台盐场的技术手册、招标流程、经销制度,派人送往京城,供六部参考,还主动提出派工匠前往江南、西南等地,帮助当地盐场完成改制。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